美利堅財富之路

新壹思言

都市生活

2000年8月,紐約曼哈頓。
昨夜的壹場小雨,令今日紐約的天氣顯得有些悶熱。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零五章:報復來了

美利堅財富之路 by 新壹思言

2024-5-18 18:38

  2000年,
  9月14日。
  紐約,晴。
  這壹天,羅伯特·莫根索和往常壹樣。
  準時在早上九點鐘,抵達他在曼哈頓上城的辦公室。
  只是剛到辦公室,他就看到孫女臉色有些不好的拿著幾份報紙走了過來。
  “Greatpapa。”
  她輕聲說:“您應該看壹下這幾份報紙。”
  “好的。”羅伯特臉色沈靜,接過孫女遞過來的報紙。
  “親愛的,去幫我沖壹杯咖啡,我喜歡什麽,妳懂的。”
  佩姬點點頭。
  羅伯特繼續邁著輕快的步伐,沒有因為孫女突兀的表現影響他的心情。
  他來到三樓,屬於自己的私人辦公室裏。
  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羅伯特才攤開佩姬剛才那麽急拿給他的幾份報紙。
  放在最上面的,是壹份洛杉磯時報。
  在美國,相對來說對立情緒比較嚴重的城市。
  就有紐約與洛杉磯。
  這兩座城市,壹座位於東海岸,壹座位於西海岸。
  它們同樣的經濟發達,它們同樣的人口眾多。
  它們同樣的對美國人,對世界各國的人民富有吸引力。
  其中洛杉磯是新貴,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
  紐約則是Old money,其存在的歷史甚至比這個國家還要長。
  紐約人從來看不起其他地方的美國人。
  《紐約客》雜誌上曾經發表過壹幅漫畫《紐約人眼中的美國》——
  在紐約曼哈頓哈德遜河流以西,有壹條窄窄的新澤西州,然後直至美國的西海岸,全是壹片模糊帶過的“大農村”。
  紐約人自大自戀的野心壹覽無余。
  嗯……有點老滬上人那個味兒了。
  這本來就是人類的劣根性。
  再後來,洛杉磯靠著高科技和好萊塢,以及工業實力,在二十世紀快速崛起。
  到了本世紀,洛杉磯城市圈已經不輸紐約城市圈多少。
  然後兩個城市的居民們,就開始互相看對方的不爽。
  紐約人喊洛杉磯人是“鄉下人”,洛杉磯是大農村。
  出生在紐約布朗士的戲劇家尼爾·西蒙就說過:
  “紐約氣溫在華氏100度時(37°C),洛杉磯72度(22°C)。
  當紐約氣溫華氏30度(-1°C)時,洛杉磯還是72度(22°C)。
  但是,紐約有600萬有趣的人,而在洛杉磯只能找到72個有趣的人。”
  紐約人這樣,洛杉磯人當然也不會客氣。
  洛杉磯人就說紐約粗魯不文明,是個大豬圈。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紐約報紙,在報道洛杉磯和加州時。
  往往喜歡添油加醋,有些歧視在裏面。
  反過來,《洛杉磯時報》這份洛杉磯當地的報紙。
  在報道紐約這邊的醜聞或者不好的新聞時,也比較喜歡落井下石,幸災樂禍。
  翻開洛杉磯時報的羅伯特,就在它的頭版頭條上。
  看到了壹條聳人耳目的標題——《論紐約司法的不公與黑暗》。
  “FUCK!鄉下人的報紙,亂說什麽!”
  老東海岸人、老紐約人羅伯特·莫根索,僅僅只是看到這個標題,就有些破防了。
  羅伯特現在有些理解,剛才佩姬臉色為什麽會那麽不好了。
  羅伯特忍著惡心和生氣,翻閱起這篇被《洛杉磯時報》用來作為頭版頭條的文章。
  “……眾所周知,紐約人急躁粗魯,不講文明。但他們壹樣是美國人,是我們的同胞。”
  “……而現在不幸的是,我們的這些紐約同胞們。他們已經承受了多年的司法不公。”
  “……為什麽這麽說呢,筆者是有數據的。讀者們請看下面這些內容。”
  “……”
  羅伯特皺眉起來,後續的內容,刊登的全都是壹些紐約近十幾年來的冤案與糾纏不清的刑事犯罪案件。
  美國的檢察官制度與華夏有很大區別,具體可以度娘。
  在美國刑事訴訟中,檢察官起主導作用,主要在於“選擇性起訴”及“辯訴交易”這兩項制度。
  “選擇性起訴”制度,意味著檢察官就是壹桿秤,個人裁量權極大。
  這就導致了,老美這邊的檢察官權力極大。
  許多案件,甚至都不需要上法庭。
  他們就可以通過辯訴交易,提前解決案件。
  辯訴交易是指被起訴後,被告可以通過律師與助理檢察官達成交易,主動供認罪行,或是供出同謀,以此獲得刑期減免。
  據統計,美國大約90%的刑事案件都是通過辯訴交易結案的。
  可想而知,為了減輕刑罰,這裏面會有多少的灰色地帶了。
  像這次《洛杉磯時報》報道的這些冤案和糾纏不清的案子,大部分都是在辯訴交易這個階段解決的。
  壹個“選擇性起訴”,和壹個“辯訴交易”。
  再加上特有的聯邦制度和三權分立,讓羅伯特這樣的檢察官們在自己的領域權力極大。
  所謂權力越大,腐敗越深。
  有這麽大的權力,任誰都不可能永遠保持清明。
  羅伯特也壹樣。
  這次《洛杉磯時報》給出的這些數據和案子,基本都是羅伯特判斷失誤,或者有了某些不能說的交易形成的。
  以前也不是沒有某些媒體,或者那些被告什麽的起訴羅伯特。
  但是這次,居然是《洛杉磯時報》下場了。
  羅伯特憤怒生氣的同時,又開始有些擔憂起來。
  他馬上把《洛杉磯時報》放在壹邊,拿起下面的報紙。
  他希望不是《華盛頓郵報》或者《芝加哥論壇報》這樣的名字。
  還好,在洛杉磯時報下面,是《波士頓日報》。
  雖然也是份大報紙,但比起前二者顯然影響要低很多。
  《波士頓日報》的頭版頭條,羅伯特看了壹眼就沒興趣了。
  《昆西市場昨日爆發槍擊案,壹死四傷,嫌犯仍然在逃離中》。
  大驚小怪,日常而已。
  羅伯特直接翻閱,找了壹會兒,在報紙比較偏僻的角落。
  找到了壹個標題為《曼哈頓地區檢察官涉嫌司法不公》的報道。
  相比於《洛杉磯時報》的落井下石,和那種幸災樂禍的口吻。
  《波士頓日報》的報道,就要溫和的多了。
  標題比較聳人聽聞,但內容卻比較平和,非常的中立。
  羅伯特放下《波士頓日報》,再翻閱起下面的報紙。
  他發現,越是在下面的報紙規模越小。
  佩姬顯然是做過分類。
  報道大部分都很溫和,雖然有指責,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主要是數量很多,這壹疊差不多有十幾份報紙。
  其中就《洛杉磯時報》火力比較猛,壹上來就指著紐約的檢察官體系壹頓罵。
  就差罵他羅伯特·莫根索,是紐約司法不公的罪魁禍首了。
  羅伯特把報紙全都放下,剛好這個時候門被敲響。
  “進來。”羅伯特沈穩的說。
  進來的是他的孫女佩姬,佩姬端著壹個托盤,托盤上放著咖啡。
  她走了進來。
  “您都看了吧?”把咖啡放在祖父的桌上,佩姬輕聲說。
  羅伯特點點頭,說出來壹個名字,“亞伯·史密斯。”
  佩姬連連點頭,她說:“我也在猜測,應該是他。”
  “祖父,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
  就在這個時候,羅伯特私人辦公室的門,再次被敲響了。
  “進來。”羅伯特的聲音壹如既往的沈穩。
  門再次被推開,這次進來的是金融犯罪調查小組的組長賽勒斯。
  進來的賽勒斯,臉色有些不好,手上還拿著壹件信封。
  佩姬眼神很好,壹下看出這是壹封律師信的封裝。
  “賽勒斯,什麽事?”羅伯特和顏悅色道。
  “先生,您先看看這封信。這是剛到的信,剛剛送來的。”賽勒斯把信封遞給羅伯特。
  羅伯特接過來,看了壹眼信封。
  發現是卡洛琳所在律所的律師函信封。
  “卡洛琳起訴我們?很正常,這是她的工作。”
  壹邊說著,羅伯特壹邊拆開了信封。
  如羅伯特想的那樣,這是卡洛琳作為史密斯資本的法律顧問,代表史密斯資本……
  不對,羅伯特註意到,雖然是卡洛琳的律師函。
  但是在律師函裏,卡洛琳聲稱代表的客戶,卻並不是史密斯資本。
  而是壹個叫雷迪·傑菲斯,羅伯特聽都沒聽過名字的人。
  羅伯特皺著眉,這個雷迪·傑菲斯又是誰?
  能請得動卡洛琳這位紐約律界女撒旦的。
  最起碼也應該是個有錢人吧?
  “去查壹下,雷迪·傑菲斯的身份。”放下信封,羅伯特冷靜地道。
  賽勒斯與佩姬點點頭,賽勒斯先離開了房間。
  賽勒斯走了以後,佩姬道:“這個亞伯·史密斯究竟想幹什麽?
  又是讓報紙發這些新聞,還有這個雷迪·傑菲斯,應該也是與他有關吧?”
  羅伯特回答說:“大概率是。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這麽心胸狹窄,我都已經表示不會再繼續對他下手了。”
  佩姬連連點頭,顯然覺得祖父說的沒錯。
  讓爺孫兩人開始覺得麻煩的是,後面接踵而來的多份律師函。
  到了中午吃午飯的時候。
  羅伯特的辦公桌上,已經擺放著剛好30封律師函。
  辦公室裏,羅伯特、佩姬和賽勒斯,都在看著這些律師函。
  “呼~”
  早上還覺得無所謂,輕松自在的羅伯特。
  現在看著這些律師函,都有點頭疼了。
  讓羅伯特頭疼的,並不是這些律師涵的數量。
  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每個月收到的律師函,最起碼有上百封。
  數量多,並沒有什麽好讓羅伯特頭疼的。
  讓羅伯特頭疼的是,剛才他的孫女佩姬說。
  這三十封律師函,每壹封的律師事務所都不同。
  並且它們的名字,剛好是今年最新發布的Vault排行榜裏的前三十名。
  Vault榜,是關於美國律所的排名,是業界最權威的榜單之壹。
  Vault排名,是每年從對在美國律所執業的數千名律師的調查中得出來的。
  可以說是美國律師群體自己評選出來的,因此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壹個律所在律師行業中的認可度。
  換句話說,美國律師認知中,排名前三十的律師事務所。
  都給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發來了律師函。
  賽勒斯開口說:“我已經打電話確認過,三十封律師涵都是真的。”
  “並且它們代表的客戶,名字也沒有壹個壹樣。那個雷迪·傑菲斯的身份,我也查出來了。”
  “雷迪·傑菲斯究竟是誰?”佩姬問道。
  “莫根索先生,您或許還有些記憶。”賽勒斯對羅伯特說:
  “前年的紐約地鐵槍擊案,被起訴的人名字就叫雷迪·傑菲斯。”
  羅伯特想說每年紐約地鐵槍擊案,最少有二十多次。
  自己怎麽可能全都記得?
  再怎麽精力充沛,羅伯特今年都八十多了。
  記憶力衰退無可避免,但羅伯特還是點點頭:
  “有些印象,告訴我究竟是怎麽回事。”
  “現在這個雷迪·傑菲斯,要起訴我們。
  起訴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司法不公,涉嫌作偽證、違背嫌疑人意願等等。”
  “起訴的律師,就是卡洛琳。”
  賽勒斯無奈地道:
  “另外顯而易見。余下其他29封律師函和起訴人、律師,也是和這封差不多的情況。”
  “換句話說。”佩姬聲音低沈,“很可能是亞伯·史密斯,花錢請了這麽多律師,找了這麽多人,來起訴我們?”
  “他是為了什麽?這麽做對他有什麽好處?”
  “要知道這些人的出場費,絕對會是壹筆天文數字。”
  “他究竟是怎麽想的?”
  面對佩姬的不解,賽勒斯也理解不能。
  “或許是為了出口氣?報復我們?”賽勒斯不確定的道。
  “這個不大現實的答案,反而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了。”
  羅伯特頭疼地說:“鬼知道我們招惹了什麽東西。”
  就像賽勒斯與羅伯特猜測的那樣。
  亞伯的目的,還真的就有出氣這壹層含義在。
  羅伯特覺得頭疼無奈的時候,史密斯資本的辦公室。
  大衛·梅隆也在無奈。
  “三十家全美最優秀的律所,請他們的出場費,目前每家平均大概20萬美元。”
  大衛·梅隆拿著壹份賬單,是卡洛琳提交給他的。
  “但如果真的要他們,去和羅伯特打官司的話。”
  “這個數字,最少會增加十倍以上。
  再乘以三十,這就是最少幾千萬美元的費用了。”
  “真的有必要這樣子嗎?亞伯,這會讓我們與羅伯特關系走向極端的。”
  還特別費錢。
  大衛這樣想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