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美利堅財富之路

新壹思言

都市生活

2000年8月,紐約曼哈頓。
昨夜的壹場小雨,令今日紐約的天氣顯得有些悶熱。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六十八章:真香的巨鱷們

美利堅財富之路 by 新壹思言

2024-5-18 18:38

  盎薩人的雙標,在全球都是有名的。
  但在他們自己內部,他們並不這麽覺得。
  此刻眾多雲集的巨鱷們,面對咄咄逼人的亞伯。
  面對亞伯這種理所當然的態度。
  壹時間,他們竟然有些無言以對。
  按照亞伯的這種強詞說理。
  他說的確實沒錯。
  四大投行每年營業收入高達三四百億美元,和他們市值相比都相差不大。
  但投資利潤,連史密斯資本的壹半都沒有。
  這主要是因為投行們的投資,並不是每次都能盈利。
  按照他這種說辭,就連鼎鼎大名的“華爾街鬥牛犬”理查德·福爾德。
  也找不到什麽好的反駁的理由。
  和華夏人不同,華夏人喜歡做事留壹步,日後好相見。
  盎薩人的行事風格就是趁妳病要妳命。
  我強我有理。
  趁著這些人,不知道應該怎麽在言語上反擊自己的時候。
  亞伯開口了。
  “就按照這個比例。”亞伯笑著說:
  “有興趣的先生,稍後可以來找我談壹談。沒興趣的先生,我們也不勉強。”
  “在這之後,史密斯資本的私募,也會壹如既往的向各位開放~”
  “希爾頓今天晚上準備的食物還有酒水很不錯。還有瑪歌酒莊的幹紅,我覺得口味棒極了。”
  “各位可以試壹試~”
  說完了以後,亞伯也不給他們反駁的機會,笑著便直接離開了。
  他壹走,理查德·福爾德便有些氣沖沖的說:
  “這個價格太過分!五千億美元?他也真敢想!”
  其他三大投行的總裁沒說話,但他們也在點頭好像在贊同理查德·福爾德的話。
  五千億美元市值?
  全美國現在市值最大的公司通用電氣,股價也才接近六千億美元。
  可人家通用電氣歷史悠久,從愛迪生時代到現在都有上百年了。
  更有無數的科學技術專利,大量子公司,在這個國家是科技柱石壹般的存在。
  這樣的龐然大物,它還是個上市公司。
  它的市值,如今也就五千多億美元。
  今晚壹直都沒怎麽說話,大權有著旁落跡象的美林證券首席執行官,戴維·科曼斯基悠悠開口道:
  “史密斯先生或許只是不想接受別人進入史密斯資本。他幹脆開出這麽壹個我們無法接受的價格。”
  戴維·科曼斯基的這個說法,頓時成為再場眾人最接受的壹種可能性。
  “確實非常過分。”菲利普·珀塞爾明確地道:“摩艮史丹利宣布,不再對入股史密斯資本感興趣!”
  “高盛也壹樣!”保爾森說。
  雷曼兄弟和美林證券沒說話,可兩位CEO也在旁邊配合點頭。
  看上去今天晚上的資本巨鱷中。
  因為亞伯剛才誇張離譜的報價。
  四大投行,統壹給出了拒絕的回答。
  巨鱷們有很多人看向巴菲特,後者笑了笑。
  “史密斯先生的這個價格太離譜了。可口可樂才1500億美元的市值。”
  巴菲特說:“我並不覺得現在的史密斯資本,能夠比可口可樂更有價值。”
  巴菲特的這壹說法,再次得到了這個小圈子裏,很多人的連連點頭。
  壹時間,大鱷們都開始在言語上,討伐亞伯·史密斯與史密斯資本起來。
  那個樣子,看上去沒人再對入股史密斯資本有興趣了。
  就連只是過來湊熱鬧的喬治,也悄悄的對自己家族的私人投資經理史蒂夫說道:
  “原本我也有興趣入股史密斯資本。但現在這個價格太貴了。”
  入股太貴了,喬治覺得沒必要了。
  但是他覺得,史密斯資本的私募還是可以買壹買的。
  他數學不大好,可是283.9%的收益,他還是知道怎麽算的。
  史蒂文點點頭,也覺得老板說的有道理。
  在場眾人之中。
  沒有太多表示的,也就德克薩斯財團的兩個人。
  還有摩艮與洛克菲勒的兩位老人。
  另壹邊。
  離開眾鱷雲集圈子的亞伯,卻並不認為自己剛才的報價太高。
  他對自己,確切的說是對自己的“天賦”有這份自信。
  他覺得有自己充當投資經理,有自己這份“天賦”。
  就值這個價!
  至於華爾街認不認同,那是華爾街的問題。
  離開那些巨頭之後,亞伯重新找到了大衛·梅隆。
  在後者有些驚訝的眼神中,亞伯提出道:
  “大衛,妳覺得我們再組建幾個基金公司的話,認購的人會多嗎?”
  這方面的內容,在今天開始前。
  他可沒有對大衛這麽說過。
  這正是大衛驚訝的原因。
  但他現在壹說,大衛也是幾乎不假思索道變道:
  “完全沒有問題~BOSS,妳沒看到我剛才下來,就被他們堵死了。很多人當場開支票,想要加入我們。”
  有著那麽誇張的回報數據擺在那裏。
  又有現場那麽多華爾街的巨鱷對此保持沈默。
  這印證了史密斯資本並沒有說謊,人家就是這麽厲害。
  創造了這樣的奇跡。
  今晚上參加酒會的客人,又幾乎全都是高凈值人士。
  這些人有錢,平時他們都需要理財經理。
  很多人的錢,除了交給私人獨立投資理財顧問之外。
  壹般都投在了投行,和那些證券公司裏面。
  如今史密斯資本,不知道要比這些公司強幾倍。
  那為什麽不把錢,投給最強的史密斯資本?
  兩個半月,289.3%的投資回報率。
  這種收益率,要去哪裏找?
  其實亞伯也知道,財帛動人心。
  那麽高的投資回報率,這麽誇張的利潤率。
  現場不可能沒有人動心,剛才那番話也就是個開場白。
  聽到大衛這樣確認的回答以後,他微笑道:“那麽我們就再開幾家基金公司吧!”
  在美國,華夏人所更熟知的私募基金類型。
  在美國的相關法律上,叫3C1 fund。因為它是根據Investment Company Act下3(c)1這個法條而來。
  美國的私募基金,它本質是壹個私人公司。
  投資人認購的,其實是它發行的股份。
  像壹期史密斯基金,只是個通俗說法。
  在法律上,它其實要叫“史密斯資本壹號公司”。
  總股本30億美元,出資人出資認購。
  投資顧問、管理團隊則是史密斯資本。
  比起上市公司,它的監管和披露要求少些。
  但對於募資,則有更嚴格的要求。
  比如投資人不能超過100個,要針對特定人群。
  不能IPO,每個出資人必須是合格投資人,對出資人是有要求的。
  即被管理資產不低於100萬美元,或者該投資人凈資產不低於210萬。
  華夏那邊,基本照著學了美國這套。
  因為要針對特定人群募資,所以在天朝叫“私募”基金。
  與“公募”基金的概念對應。
  華夏那邊的公募基金,更像美國“共同基金”的概念。
  就是華夏叫公募基金,在美國叫共同基金的意思。
  按照美國規定,要購買私募基金的LP。
  必須滿足兩個要求中的壹個,就是上面那個要麽投資額超過壹百萬美元,要麽個人凈資產超過210萬美元。
  共同基金就沒有這種要求,公眾可以10,20塊小份額的買。
  與私募基金不同。
  在美國,共同基金的投資策略是比較被動的。
  壹般就只跟蹤壹個指數,或者在指數上做些權重偏好,所謂指數增強。
  像彼得·林奇那種在富達時掌管的主動型公募很少了。
  到了二十壹世紀的現在。
  因為流動性好,低費率的優勢,ETF快速興起。
  共同基金這塊業務也大不如前。
  美國這邊的共同基金方面的監管與要求,比華夏那邊還要嚴厲。
  更重要的是,美國那些共同基金,它們嚴格來說才是這個國家經濟上真正的壓艙石。
  在美國,規模超過萬億美元的共同資金,數量超過十五個!
  數千億美元規模的共同基金,更是有三四十個。
  美國有超過40%的家庭,手上持有各種投資的基金。
  最有錢的那壹小撮,他們玩的是私募。
  但大部分的中產和過得去的家庭,他們投的是共同基金。
  這種龐大的用戶數量下。
  再加上美國的共同基金已經有七十年歷史。
  七十多年的積累下,已經累積產生了大量規模龐大的共同基金。
  這些大規模的共同基金,它們大部分的資金都在美股和美債之中流通。
  有三分之壹的美股,二分之壹的美債,購買者都是這些共同基金。
  這便是為什麽美股或者美債徹底崩了的話。
  美國基本也會崩了的原因。
  想象壹下,壹個國家中最有錢最中堅的40%家庭,投資和積蓄壹下子全打了水漂。
  這是什麽概念?
  正因如此,美國對共同基金管理的要求,比華夏還要嚴格。
  這也是四大投行們這些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往往很少涉及共同基金的原因。
  監管太嚴格,收費又低,辛辛苦苦賺不了幾個傭金。
  他們有更快更賺錢的ETF或者私募,沒心情去管理什麽共同基金。
  在美國,要組建壹個私募基金。
  速度可以很快,因為沒什麽監管。只要有人認購當股東,幾天就可以組建壹個。
  而組建共同基金的話,其要求比華夏國內還要變態。
  光是審核,差不多就要半年甚至壹到兩年時間。
  但做共同基金也有好處,那就是很容易在這個國家最中堅那40%的家庭那裏獲取好感。
  彼得·林奇為什麽會被稱為股票天使?
  就是因為當年他掌管的共同基金,為全美國大量中產賺取了大量利潤的原因。
  在華夏,給大家賺錢的叫財神爺。
  在美國,給大家賺錢的叫天使……
  共同基金,亞伯以後也會做。
  並且在今晚之後,他甚至會在報紙上公布:史密斯資本會從零開始,組建壹支共同基金。
  之所以這麽做,也是他想學彼得·林奇那樣。
  獲取這個國家最重要的那40%家庭的支持。
  這也是他剛才的演講裏,說的“要把我的才能分享給每壹個美國人”那番話的意思。
  但組建壹支共同基金,通過各種審核,從無到有最快也要半年。
  這還是壹切順利的情況下。
  他根本不急。
  要急的,也是那些想投資他的普通中產投資者們。
  在這之前,他完全可以先另外創建幾家私募基金。
  壹邊繼續賺錢,壹邊繼續誘惑華爾街。
  這才是他上面那句話“再創建幾家基金公司”的意思。
  簡單的說,在美國壹支私募基金,就等於壹家公司。
  大衛馬上點頭:“沒有問題。這樣等下他們在問我的時候,我也可以給他們壹個交代!”
  兩人快速商談完畢。幾分鐘時間,亞伯便已經決定好了新的基金公司的數量,還有總股本的確定。
  談好以後,大衛·梅隆馬上行動。
  大衛又來到了高臺之上,他拿著話筒面帶笑容。
  酒會現場的燈光,也配合的暗淡下來。
  聚光燈打在大衛身上,大衛笑著開口:
  “告訴大家壹個好消息。史密斯資本,接下來將會重新再組建五個基金公司。”
  “每家基金公司的總股本是三十億美元。”
  “要是有人想當我們的LP,那麽在稍後,可以聯系我本人,或者聯系史密斯資本~”
  “另外,從明天開始。史密斯資本將會向有關部門,提交註冊成立共同基金的申請。”
  “就像我們偉大的亞伯·史密斯先生說的那樣。”
  “史密斯資本願意與任何壹位美國人共享成功!”
  大衛的再登臺,還有公布的這個消息。
  引發的是比剛才亞伯上去演講的時候,還要更加熱烈的掌聲。
  這並不是因為大衛比亞伯更受歡迎。
  而是因為亞伯的演講,雖然說的很不錯(畢竟智囊團設計的臺詞),頗有煽動力。
  可那和他們沒關系,在場的客人們,清壹色的富豪階層。
  其中只有極小壹部分,加入了壹期史密斯基金公司。
  他們更想要的,是和這些人壹樣。
  分享史密斯資本的成功。
  如今史密斯資本,表示願意帶大家壹起玩。
  公布這條消息的大衛,自然收到了最大的掌聲。
  全場大部分賓客熱烈的掌聲中。
  理查德·福爾德快速的與雷曼兄弟的CFO,還有陪他抵達現場的CXO談好了壹些事項。
  “……好吧。既然妳們也這麽覺得,那我們就再去試壹試!”
  望著臺子上的大衛,想到史密斯資本接下來的大動作。
  華爾街的鬥牛犬,咬了咬牙。
  理查德·福爾德找到亞伯所在的方向,朝他走過去。
  只是走到半路時,理查德·福爾德撞到了保爾森,高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嘿~抱歉~”
  “啊~抱歉,我沒註意~”
  撞到人以後,理查德·福爾德和保爾森互相連忙道歉。
  剛道完歉,便認出了雙方彼此的身份。
  理查德·福爾德馬上開口:“克裏斯蒂安,這麽急,妳是要去哪裏?”
  保爾森沈默了下,看了下理查德·福爾德剛才走來的方向。
  保爾森不答反問:“理查德,妳又要去哪裏呢?”
  “額……”理查德·福爾德不大想說,他想再過去找亞伯談壹談。
  誰叫剛才在亞伯報價時,反應最大的就是他,拒絕最快的也是他。
  現在最先想要去和亞伯談談的,也是他……
  這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但保爾森壹眼看穿了理查德·福爾德的做法。
  因為保爾森看到了另壹邊。
  剛才斬釘截鐵地說,摩艮史丹利不再對史密斯資本感興趣的菲利普·珀塞爾。
  那個老家夥,在酒會現場另壹邊,此時也往亞伯走去。
  順著保爾森的視線,也看到菲利普·珀塞爾動作的理查德·福爾德怔了怔。
  這位雷曼兄弟的首席執行官,馬上知道菲利普·珀塞爾嘴上說壹套,實際裏在做的卻是另壹套!
  瑪德法克,看來大家都壹樣啊!
  他又看了壹眼旁邊濃眉大眼的保爾森,發現後者也在看自己。
  這讓理查德·福爾德馬上明白。
  不止菲利普·珀塞爾與自己壹樣想法,濃眉大眼的保爾森也壹樣如此。
  那便是剛才在那邊,大家壹起嚷嚷著對史密斯資本再沒興趣了。
  可私底下……
  沒看理查德·福爾德自己,剛才就是想往亞伯那邊走去嘛!
  保爾森也在往那邊走。
  菲利普·珀塞爾都快走到亞伯身邊了。
  “哈~大家都不是蠢蛋。大家都有想法~”保爾森自嘲般的輕聲說。
  理查德·福爾德面無表情。
  但此刻這位華爾街的鬥牛犬,也同意了保爾森的說法。
  亞伯·史密斯剛才那個報價很過分沒錯。
  可是……也不是不能談壹談嘛。
  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歐美這邊沒有這個諺語。
  但同樣也有類似的說法。
  亞伯報五千億美元,大家又不是壹定要真的就按照這個價格來出。
  何況真的就按這個價格來的話,其他方面的條件也是可以談壹談。
  最重要的是,只要亞伯真的可以幫大家賺到錢。
  其實五千億美元的估值,那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
  剛才在那邊那麽壹說,除了壹開始有些氣憤以外。
  也有著想騙走其他同行,讓其他同行信以為真。
  讓他們對史密斯資本不再感興趣。
  這樣自己才可以多吃壹口,有用沒用先演壹下再說。
  目前來看,起碼剛才那種演。
  理查德·福爾德覺對四大投行,還有那些精明的投資者們沒什麽用。
  他們該與亞伯接觸的,該有想法的還是壹樣有的想法。
  “壹起去吧。”
  華爾街的鬥牛犬,輕聲對保爾森說:“或許我們可以和他再談壹談。看看條件再說。”
  保爾森也點點頭。
  再不過去,剛才語氣斬釘截鐵的菲利普·珀塞爾,都要和亞伯聊上了!
  “看那邊~”保爾森忽然聽到理查德·福爾德說。
  “巴菲特也在往那邊走呢。”
  保爾森扭頭。
  他看到了剛才也說沒興趣的巴菲特,也真的在往那邊走。
  果然在利益面前。
  大家還是誠實的。
  平行時空中的未來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心裏想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