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道門法則

八寶飯

修真武俠

大明嘉靖十二年三月,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龍安府石泉縣。 縣東壹百二十裏外的趙莊,日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二章 了結

道門法則 by 八寶飯

2019-8-2 09:42

聽首座問起廣真,知客僧道:“廣真師兄此番出門已有兩個多月,如今尚未回來,也沒有飛符聯系。”
廣真是太慈寺的衣缽僧,在寺中僅僅居於四大班首之下,更兼身為方丈玄慈的親傳弟子,是以就連首座也不知其去向,僅知道他這些年時常外出,壹年倒有大半年不在寺中,因此道:“若見他回寺,讓他來見我。”
知客僧道了聲“是”,便離去了。
首座來到後院禪房,徑往住持院行去,卻沒見到住持玄生大師,聽住持院僧值說,玄生大師在因名堂,於是又轉向因名堂而來。
到了後山溪邊,壹道白色的簡陋矮墻圍著座孤零零的佛堂,這裏便是方丈玄慈日常修行的所在。
首座雖然是羅漢境巔峰的修為,已經過了審查隨觀智,距菩薩境只差壹步,但依舊不敢隨意踏入這因名堂半步。
上前小心叩了叩矮墻的門,佛堂內有人道:“師侄來了?進來吧。”說話之人正是住持大師玄生。
得了住持首肯,首座這才推開門,進去後又將門輕輕掩上,轉身,壹步而入佛堂。
簡樸到堪稱陋室的佛堂內,只有壹尊無著菩薩像,菩薩像下,兩個老僧正對坐閑談。
左邊那個身材高大,面相宏偉,正是太慈寺住持、已入菩薩境的玄生大師。玄生大師自三十年前入了菩薩境後,連續堪破行舍智、隨順智,又於十五年前堪破種姓智,進入了內觀智慧的最高境界,已是西夏佛門菩薩境修士中的頂尖人物,只差半步就可開意識界,成就佛陀位。
右邊這位老僧則比玄生身量小得多,坐在蒲團上,瞧這身形只有玄生壹半大,白發白須,顯得格外蒼老。這老僧正是西夏佛門的五大頂梁柱之壹,證就佛陀位的玄慈大師,國主賜封的佑聖護教國師。
首座進來後行禮:“見過方丈師伯,見過住持師叔。”
玄慈微笑著看向首座,示意他入座,於是首座取過壹個蒲團,坐在兩人身邊,道:“適才收到天龍院金針堂書函,說是道門在土蕃大小金川壹帶往來滋擾,詢問各寺有無僧人在那邊。若是有的話,壹定要提醒他們留神,修為不足者,還是盡量暫避鋒芒的好。我尋思著,廣真師弟這些年經常在南邊出沒,想要聯絡上他,提醒他壹下。只是住持師叔曾經交待,不要主動和他飛符聯系,故此特來稟告。”
住持玄生點了點頭,道:“此事我已知曉。廣真的事我來管,其他寺中之人妳查點壹下,若是有在南邊的,都讓他們回來。”
首座稟告過之後便出去了,等他走後,住持玄生看向方丈玄慈,道:“師兄,道門已經有所察知了。”
玄慈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玄生又道:“師兄,再考慮考慮?”
玄慈卻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忽然說起了佛法修為:“我等修行佛法,開六意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世人稱妳為菩薩,尊我為佛陀,其實妳我皆知,都只在西方之門外徘徊而已,哪裏就敢如此妄稱?”
玄生頷首:“師兄說得是,師弟謹記。此境非名,名無實相,師兄常常教導我們,此為修行之梯,助力攀越,若賴此梯修行,便是舍了根本,永遠只在此梯之上。”
玄慈點了點頭,繼續道:“六意識非本源,乃外相,是故我們真正修行的,是十六觀智,以此改變本心中的妄執,破除名色之惑,以求彼岸。這些年我常常回顧,由第壹名色識別智,到第十三種姓智,其實均在人間世。妳如今已是種姓智了,此乃身識界頂峰,世人稱妳壹聲菩薩,其實依舊在人世之間。切不可妄自尊大,須知妳身不在世間,心依舊在世間,尚未擺脫桎梏。要懂得愛人、懂得為善,知曉壹切皆苦,明白萬法如煙,不因己身已入聖人種姓而鄙薄世人、淩駕世人。”
玄生忙道:“師弟不敢。”
玄慈道:“師弟努力,師兄我對妳甚為期許,盼妳早日開了意識界,斬斷迷惑,心緣出世。”
聽了方丈師兄此言,玄生大驚:“師兄……”
玄慈擡手制止他,繼續道:“開意識界後,便是世人所雲佛陀位。此境需證道智、果智、省察智。前二者身心已然出世,非在人間,最後壹智,又重回世間,反省過往己身之道、之果……”
面對方丈師兄的傳法,玄生不敢怠慢,用心銘記。
“……道智生於道心,道心則以種姓智為助緣,此智為八正道中的正見,即正見於四聖諦,其智如雷雨閃電,強而愈明,陡然乍起,倏忽而逝。道心初生時,稱為入流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再生三次。成聖之時,不再墮於四惡趣中。此智為樂,乃出世間樂,分出世間四智,各為須陀洹道——此謂入流識、斯陀含道——此謂壹來識、阿那含道——此謂不來識、阿拉漢道——此謂阿拉漢識……”
道智是十六觀智的第十四智,也是入佛陀境後需要面對的第壹個坎,玄生如今已經在菩薩境頂峰,也許壹個機緣到來,便將邁入佛陀境,故此玄慈對道智的闡述最為詳盡,玄生本人也聽得極為用心。
講完了道智,玄慈接著說果智,講完果智,接著說十六觀智中的最後壹智,省察智。等到全部講完,已經過去了壹天壹夜。
二人默然對坐,良久,玄慈問:“都記住了?”
玄生道:“都記下了,只是尚領悟不了。”
玄慈壹笑:“無妨,那是因為妳沒有走過去,等妳走過去的時候,妳就看見了。”
玄生叩首,以大禮拜謝:“辛苦師兄指點。”起身後,望著方丈師兄,半晌無語。
玄慈道:“妳須知曉,此非我看不開,二十年前開始省察世間,往事歷歷在目,壹樁壹樁、壹件壹件,能舍去的,已然舍去,舍不去的,需要化解。人之束於輪回,乃為十障所困,邪見、疑教法、戒禁取見、欲貪、瞋恨、色貪、無色貪、慢、掉舉,此九障我已看破,最後壹障乃是無明,我亦已看破,但終須了結。”
頓了頓,玄慈嘆了口氣,道:“廣信之死必須了結,不是了結他,就是了結我自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