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壹十壹章 橋
道門法則 by 八寶飯
2019-8-2 09:42
“師兄,咱們真在大中橋上動手?會不會有點倉促了?”
“咱們都感到倉促,姓趙的又會如何?是不是更想不到?”
“我就擔心動靜太大了,來不及出逃……”
“放心吧,壹旦事成,咱們就立刻沿江東下,躲到東海上去,那邊無數仙山靈島,道門上哪兒去找人?”
“大師兄,老師說的靈鰲島,當真那麽好?”
“連絕情劍都贊不絕口的地方,能差到哪裏去?”
“絕情劍稱贊過靈鰲島?”
“大師兄的話沒錯,我聽說過,絕情劍當時追殺梧桐道人,壹直追到靈鰲島上,她當時說:‘跑到靈鰲島上了?好得很!讓爾知道什麽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妳又不在場,妳怎麽聽說過?我怎麽就沒聽說過?”
“聽風道人去年底自東海來采買秀女的時候說的,妳當時不在!”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趕緊準備好!”
師兄弟幾人取出各自的家什,壹個扮做菜農,挑著擔水靈靈的菘菜,壹個扮做小販,背上的貨擔上還插著根糖葫蘆,壹個扮做乞丐,捧著個破瓦罐向路人乞討,大師兄則裝扮成閑漢,依著橋欄吧嗒吧嗒抽著煙袋。
四人分處不同的位置,卻隱隱呈四象之陣,只需趙然上橋,剩下的就是合陣壹擊!
趙然從府衙出門,乘坐壹擡兩人小轎,沿著金水河邊徐徐而來。他是乘不慣轎子的人,今日乘轎也是為了進府衙方便。
出來之後行了壹段距離,堪堪到了大中橋北頭時,猶豫了壹下,琢磨著是先回玄壇宮還是直接去找黎大隱。壹猶豫,便習慣性的施展九天玄龍大禁術,開啟優選大法,點點豆豆了起來……
在橋頭,趙然吩咐落轎,命兩個玄壇宮客堂的火工擡著空轎子回去,他實在是不習慣坐著轎子到處跑,不僅慢,而且顛,渾身都顛得不舒服。
師兄弟四人在橋上開始緊張起來,眼角余光瞟著趙然下了轎子,做師兄的心裏默念:“上橋,上橋,上橋……”其他幾個師弟也都心有靈犀同時默默催促“上橋”。
就見趙然背負雙手走上大中橋,上來兩步,在橋頭站定,順著橋左向下面的河水註目張望,也不知在看什麽。
兩個火工居士擡著小轎吭哧吭哧從師兄弟四人眼前而過,片刻便到了石橋的那壹頭,消失在人群之中。
趙然退開兩步,轉到了橋的另壹個方向,又沖著橋下的河水張望起來。
師兄弟四人屏住呼吸,四雙眼睛同時盯住了趙然的雙腳。
過了片刻,這雙腳轉了個方向,兩步下了大中橋,師兄弟四人目瞪口呆的看著趙然向北揚長而去。
趙然沿著皇城向北溜達,看著慢,實則快,不多時便繞過皇城西北的富貴山,出太平門,抵達紫金山。上山來到香爐軒,在門口撞見黎大隱的師弟彭雲翼,彭雲翼連忙邀請趙然進屋:“趙方丈來了,師兄正在書房中,剛才還念叨著要去找方丈。”
進了書房,就見黎大隱正在翻看《皇城內外》,看的卻不是修行版,而是世俗版,趙然笑了笑:“黎副印,這期皇城內外可還看得?”
黎大隱請趙然落座,讓彭雲翼斟茶上來,道:“的確大有改進,分的這些版面清晰明了,也更接近世俗,登載的京城趣味新聞和故事非常有意思,很多事情連我這個在應天待了三十年的人都沒聽說過……這壹期發售了壹千三百份?直接翻了兩倍啊,以前賣都賣不動,只能強行發給應天府各縣院。”
趙然笑道:“以前是沒人沒錢沒內容,除了摘抄還是摘抄,怎麽可能賣得動?如今我大力整頓,自是有所收獲的。”
“聽說是致然以前在天鶴宮時的那個高功主抓的?”
“不錯,《八卦》就是他在負責,這次帶了兩個《八卦》的主筆過來,這壹套他們都很熟悉的。研究之後,決定走下層線路,貼近應天百姓的生活,由此打開突破口。”
黎大隱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致然手下當真英傑薈萃。對了,我見期刊裏好幾篇文字都在講述京城的街面和排水,這是什麽意思?記得上回致然說,慈善金要換個方式使用,是打算用在這上面麽?這對信力的增加有用?”
趙然就是來找黎大隱商量這件事的,當即點頭承認:“我的確是這個意思。”
黎大隱不太理解:“修壹修路面就能增長信力?不是我故意質疑,我以為信力或許能增加壹些,但應該不如直接給百姓發米發錢好吧?”
趙然道:“短期來看,發米發錢固然不錯,但以我的經驗,這不是長久之計。米吃完了、錢花光了,信力的增長也就停頓了。發的次數越多,得到的信力增加值就越少……”
“這就是致然之前說的邊際……邊際遞減效應?”
“就是這個道理。等妳發習慣了,大家收習慣了,就會認為這是道門應該做的,有壹天忽然不發了,不僅信力值得不到增長,反而會下降,因為他們會認為妳欠了他們的。”
“升米恩鬥米仇?的確有道理,這裏頭頗有學問。”
趙然等他想通了之後,接著道:“我在龍安、在紅原的時候,曾經發現過壹種現象,稱為‘家鄉寶’現象,在前年三月的《八卦》上曾經讓天鶴宮布道研究室發過壹篇文章,就是講這個的。當時蔣高功他們詢問紅原、松藩、小河、永鎮四縣的百姓,詢問他們,哪壹個縣的月亮最圓最好看,幾乎九成九的百姓都會說本縣的月亮最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是故鄉明。當然,詢問的不止這個問題,但絕大多數的回答中,讓他們記憶最深刻、最為之驕傲的,幾乎都與本鄉有關,哪怕是家鄉取得的壹點微不足道的成就,他們都會津津樂道。”
黎大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趙然道:“我們改造的雖然是街道路面,每壹戶人家貌似都沒有直接從中受益,但由此而改變的京城面貌,對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卻不會少,而且效果持續時間很長,有時甚至會是壹輩子。當他們到外鄉的時候,別人問他,京城好在哪裏,他們就會毫不遲疑的回答,我們京城路面幹凈整潔。這是壹種家鄉形象的展示,可以稱為形象工程。搞好了形象工程,對信力的增長不可小估。”
py推薦壹本歷史文,帝國的崛起,從19世紀德意誌的統壹講起,壹直到歐戰,更新穩定,580萬字,作者是貧道好友終極側位,經常壹起討論劇情,這本書是數據黨和考據黨的菜。